課程

宗旨:

  1. 關顧學生不同階段的成長需要。
  2. 建立正面的價值觀和態度。
  3. 加強國民教育,培養對國家及民族的認同。
  4. 轉變受助者的角色,為學生在進入成人階段作準備。

 

本校生涯規劃特色:

 

本校生涯規劃架構:

主題目標A︰認識自己

主題目標B︰發展個人潛能

主題目標C︰規劃未來

 

推行策略:

 

一、推行全校性Token制度

小學目標︰課堂安坐參與學習活動

中學目標︰用適當方法與人溝通(發聲/手勢/溝通器)

每個學生都有一個「目標行為記錄表」,集齊三個「叻」便可換取奬賞(物質/非物質)。

 

二、校本常規推行

每個學生早上進入課室都須要履行兩個常規︰

  1. 選貼自己相片於出席表上
  2. 選取自己水杯放於水壼旁的水杯籃內

此外,當老師進入課室上課時,同學都須要站立、跟老師打招呼、點頭/鞠躬、坐下。 目標是希望同學們能建立責任感,履行自己的義務。

 

 

三、建立學生「個人生涯規劃資料夾」

資料夾內儲存學生每年參與生涯規劃活動時的記錄表,以便校方能檢視每一個學生參與生涯規劃相關活動的情況,對學生的表現能具體地掌握。表內亦包括了學生的自評,讓他們對該活動或自己表現用圖象作一個簡評。
 

宗旨:

本校分四個學習階段,包括初小、高小、初中和高中。小學和初中的學科有︰語文、數學、常識、自理、音樂、視藝、體育、德育、感知(輪椅班)。高中有︰語文、數學、通識、德育及選修科(體育、視藝、音樂、資訊科技、科技與生活)。各學科的課程皆遵照中央課程,即香港教育局為智障學生而設計的各科課程指引或文件為藍本,因應學生的能力再作調適,並配合學校的發展路向,從而制訂各科的校本課程。

 

語文科︰

校本中國語文科課程宗旨

  1. 提高聽說讀寫能力、思維能力、審美能力和自我批判能力;
  2. 培養對語文學習的興趣、良好的語文學習態度和習慣;
  3. 培養審美情趣,陶冶性情;
  4. 培養品德,加強對社區的責任感;
  5. 體認中華文化,培養對國家、民族的感情。

 

架構:

參考教育局「為智障學生而設的中國語文課程」的各本指引及學習重點,係因應本校學生歷年的整體能力表現,進行調適,編修校本「語文科課程學習內容綱要」,並以之制訂本校的語文課程學習主線,按不同階段,由淺至深編訂不同學習里程。

初小︰培養聆聽理解的能力,發展表達能力,學習以有效的方式主動與人溝通。
高小︰提高讀認圖片的能力,綜合運用不同的表達方法,自發、有效和恰當地與人溝通。
初中︰在理解圖意和聆聽內容的基礎上學習字詞、培養書寫能力。在不同場合和情境,運用語言/非語言方式表達自己意見、要求。
高中︰綜合運用讀寫聽說能力,在日常生活中靈活運用,把知識轉化為能力。

 

根據校本學習主線,進而設計各階段的單元框架及整體的語文科在聽、說、讀、寫各範疇的課程規劃。希望能加強學生的整體表達能力,掌握不同方式與人溝通的技能,從而提升生活素質。此外,本校亦兩度獲得優質教育基金的撥款資助,編撰及印刷十五本校本圖書作教材,以切合本校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和需要。

宗旨:

  1. 發展學生數學的基本知識、技能、態度和情意;
  2. 利用數學來建立及解決現實(日常)生活問題及其他學科問題的能力,為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3. 培養運算、溝通、協作、解決問題和創造等共通能力;
  4. 培養對數學學習持正面態度及對數學的興趣;
  5. 培養學生在生活中運用數學的能力和信心。

架構:

  1. 提供一個包含不同課題及學習重點的組織架構,籍著各學習內容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共通能力和學習數學的正面態度;
  2. 基礎課程內容包括四大範疇:「數與代數」、「度量」、「圖形與空間」及「數據處理」;
  3. 高中課程內容包括三大範疇:「數與代數」、「度量、圖形與空間」及「數據處理」;
  4. 學習內容包括知識、技能及態度三方面。

宗旨:

  1. 保持健康的個人發展,成為充滿自信、理性和富責任感的公民;
  2. 認識自己在家庭和社會所擔當的角色及應履行的責任,並關注本身的福祉;
  3. 培養對國民身份的認同感,並致力貢獻國家和世界;
  4. 培養對自然及科技世界的興趣和好奇心,關心科學與科技發展對社會的影響;
  5. 關心及愛護周遭的環境。

架構:

  1. 讓學生有機會結合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科學教育與科技教育三個學習領域所涉及的知識、能力及價值觀和態度進行學習。除此之外,本科著重建立學生自主自決的能力及獨立生活的技能;
  2. 課程內容包括六大範疇:健康與生活、人與環境、日常生活中的科學與科技、社會與公民、國民身份認同與中華文化及了解世界與認識資訊年代;
  3. 學習內容包括知識、技能及態度三方面。

透過STEM活動(磁石)觀察及探索認識磁的特性

 

透過「一人一花」計劃活動學習栽種的技巧及愛護幼苗的態度

 

透過全方位活動,走進社區,到玩具店購買自己喜愛的玩具

 


全方位活動:學生參觀博物館

認識社區:學生模擬活動

宗旨:

公民與社會發展科旨在幫助學生

  1. 加深了解社會、國家、人文世界和物質環境及相關的知識內涵;
  2. 對不同情境中(例如文化、社會、經濟、政治及科技)經常出現,並已發展成熟的當代課題作多角度思考;
  3. 成為獨立思考者,能夠適應個人、社會、國家及全球不斷轉變的情況而建構知識,理解課題的複雜性、決策的過程和面對的挑戰,從而作出合乎法理情的分析,並學習處理相互衝突的價值觀;
  4. 在多元社會中傳承中華文化傳統,加深個人對中國國籍和中國公民身份的了解和認同,同時欣賞、尊重和接納不同的文化和觀點;
  5. 培養與終身學習有關的能力,以及強化綜合和應用知識與技能的能力,包括慎思明辨能力、創造力、解決問題能力、溝通能力、協作能力、處理數據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自學能力、運用資訊科技能力;
  6. 建立正面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成為對社會、國家和世界有認識和負責任的公民。

學生透過本科學習,能夠

  1. 了解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憲制基礎、與國家的關係和國家的最新發展,從而探究兩地互動發展的機遇和挑戰;
  2. 了解與個人、社會、國家、人文世界及物質環境相關,並已發展成熟的當代課題,從而建構知識及促進自主學習;
  3. 透過課程架構涵蓋人類所共同關注的課題,了解個人、社會、國家和全球在環境、經濟與社會發展上的相互影響,並據此探究如何解決困難、推進發展,以及互惠互利;
  4. 認同國民身份,並具備世界視野,從經濟、科學、科技、可持續發展、公共衞生等範疇,認識其相互關係,以及於當代世界的發展和帶來的影響,同時了解香港、國家、國際社會的角色;
  5. 識別課題的不同意見及價值觀,並透過綜合運用慎思明辨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創造力、處理數據能力及自學能力,從多角度探究課題的背景、內涵、發展趨勢和涉及的價值觀,從而配合事實和證據,作出合乎法理情的判斷和決定,以及建立正面價值觀和態度;
  6. 清楚表達自己的論據,並根據事實和證據,以客觀、持平和具同理心的態度來看待其他人所持的意見和觀點;
  7. 認識、欣賞與傳承中華文化,並對不同文化抱持尊重、包容和欣賞的態度,成為具責任感及承擔精神的公民。

認識國徽仍代表國家的象徵。

回歸日模擬升旗禮,認識香港乃中國一部份。

參加升旗禮,培養國民身份認同。

宗旨:

音樂教育可以幫助學生:

  1. 發展創造力和評賞音樂的能力,並透過音樂有效地溝通;
  2. 培養美感及對文化的認識;
  3. 發展音樂技能和建構音樂知識,並培養正確的價值觀與態度;
  4. 透過參與音樂活動獲得享受及滿足;以及
  5. 培養對音樂的終身興趣,並提高對音樂的重視。

架構:

音樂是藝術教育的一部份,從綜合音樂活動中,學生通過有效的學與教及評估,培養創意及想像力、發展音樂技能與過程、培養評賞音樂的能力、認識音樂的情景。

目標:

1. 校本音樂課程是根據音樂科課程指引進行調適;及

2. 透過音樂聆聽、音樂演奏及音樂創作,達致以下四個目標:

  1. 認識音樂情境;
  2. 發展音樂技能與過程;
  3. 培養創作及想像力;以及
  4. 培養評賞音樂的能力

特色

1. 著重教學情境

  • 我們會透過不同的環境設置及情境活動,讓同學經驗歌曲情境。

 

2. 運用STEM於教學中

  • 音樂科會配合學生能力,運用STEM製作不同樂器以減低演奏難度,例如:MakeyMakey及運用匡智溝通易錄製不同樂器的聲音,讓不同能力的同學均可享受演奏及創作的樂趣。

 

3. 設立音樂科評估工具

  • 音樂科設立評估卡於各階使用,建立音樂科共通語言能有助學生進行學習、評賞及創作。另外,我們參考P-SCALE及香港教育局為智障學生而設的「學習進程架構」而設計的音樂科校本評估工具-「音樂科校本評核級別描述及學習成果」,以評核學生在音樂聆聽與評賞、演奏及創作三方面的表現。

評估興趣

評估樂理知識

評估樂器知識

 

4. 著重多元化學習

  • 另外,學生能透過參與外出音樂欣賞活動及音樂家到校表演活動,讓學生獲得豐富和全面的音樂學習經歷。

宗旨:

  1. 透過體育活動,發展體育技能,獲取相關的活動知識,以及培養正面的價值觀和積極的態度,從而建立恆常運動的習慣;
  2. 透過活躍及健康的生活方式,促進身體健康,提升體適能和身體協調的能力;
  3. 培養正確的道德行為,學會在群體生活中互相合作,發展判斷力和欣賞優美動作的能力;

目標:

  1. 透過一般體育課和選修體育課,訓練學生掌握各種體育活動的相關知識和技巧,同時亦透過不同的體育活動來增強學生的身體協調能力和基本體能;
  2. 配合全方位學習,學生參與不同的戶外活動如游泳、騎馬、獨木舟、遠足、歷奇活動、運動場競步、觀賞運動比賽等,以增加學生對體育的興趣及學習機會;
  3. 學校會挑選合適學生參加香港特殊奧運會、特殊馬拉松、友校運動會等,以提升田徑技能及增加比賽經驗,同時藉此促進融入社區。

特色:

  1. 課程內容按學生能力及需要作調適。每項活動訂立明確的教學目標,讓學生能在有效的方式下學習;
  2. 提供不同的活動,當中包括多樣化的學習經歷,讓學生將所學的知識應用在體育學習領域之中;
  3. 活動內容俱備多元性及趣味性,藉此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並讓他們從不同的活動中發揮潛能;
  4. 肌能障礙學生採跨專業團隊協作模式設計學習內容,老師與物理治療治療師以協作教學模式進行體育活動。

特殊奧運會。

利用器材,加強練習球感。

輪椅上加設輔具架,增加學生參與機會。

 


引入其他體育活動(健球 ),增加學習趣味。

宗旨:

  1. 擴展學生視覺為主的感官、美感和藝術經驗;
  2. 使學生能夠進行表達個人感情和思想的視覺表現;
  3. 透過評賞和創作,發展學生視覺認知、共通能力、多元觀點和後設認知能力;
  4. 藉著對不同文化藝術的接觸、探究,拓展學生多元視野;
  5. 陶冶學生情意、修養、品德,價值觀以至對社區、國家民族及世界的投入感;
  6. 獲得基礎學習,以備日後繼續學習和發展視覺藝術方面的潛能。

架構:

  1. 參考視覺藝術科課程指引所提出的各項建議並進行調適,編制校本視藝課程,為教師設計教學活動提供清晰指引;
  2. 推行校本主題式單元教學,並以四項藝術教育的學習目標(培養學生創意及想像力、發展學生的美術技能與過程、培養學生評賞藝術能力及認識藝術的情境)作為學習內容的整體方向。

特色:

  1. 鼓勵學生參與校外的視藝活動和比賽,擴闊同學接觸藝術的機會,啟發學生的創造力;
  2. 透過設計各種媒介的課堂創作活動,包括:繪畫、雕塑、設計、版畫和工藝等,讓學生以不同的視覺藝術表現形式進行創作,獲得廣泛的創作體驗;
  3. 透過不同的學習體驗(如全方位活動和探究式學習活動等),培養學生對視覺藝術科的創作和興趣。

宗旨:

  1. 教授有關資訊、通訊及電腦系統的基本知識、概念及應用;
  2. 發展學生解決問題及提升其溝通能力,以鼓勵學生運用批判性思考及創意思維;
  3. 培養學生成為能幹的、有效率的和有自信的資訊及通訊科技的使用者,懂得分辨資訊,並有道德地使用資訊及通訊科技,藉以支持他們終身學習;及
  4. 提供機會讓學生親身體會資訊及通訊科技對知識型社會所帶來的影響,從而培養學生的正面價值觀和積極態度。

目標:

三年高中資訊及通訊科技課程(智障學生)擬幫助學生在「知識和理解」、「技能」、「價值觀和態度」三方面達至以下各項學習目標:

知識和理解

  1. 理解電腦系統的組織和系列,其與硬件、軟件及數據之間的相互關係;
  2. 認識使用資訊及通訊科技有關的社會、道德及法律方面的問題。

技能

  1. 有效、有道德地運用及辨識一系列的應用軟件,以支援資訊處理及解決問題;
  2. 顯示個人對各種問題的理解,並懂得運用資訊及通訊科技來解決問題。

價值觀和態度

  1. 體會資訊素養和使用資訊及通訊科技共享知識如何影響人們的決定和改變社會;
  2. 成為富責任感和有道德的資訊及通訊科技使用者。

虛擬實境(VR) 頭戴式裝置、遊戲和設備

積木編程工作坊

運用平板電腦控制Mini ball

航拍機體驗

宗旨:

高中科技與生活科課程旨在訓練學生:

  1. 培養對家庭的正面價值觀;
  2. 成為良好的消費者,提升個人、家庭及社會的生活質素;
  3. 培養良好的自理能力;
  4. 應用食品科學與科技或服裝、成衣與紡織的知識及技能,以提升生活素質;
  5. 運用適當的技巧和程序,以解決日常生活中「衣」或「食」的問題;
  6. 認識社會、文化、經濟、科學及科技發展對個人、家庭以至整體社會生活的影響。

架構:

  1. 根據高中科技與生活科課程指引進行調適,編制校本科技與生活科課程,內容涵蓋「家庭部份」、「消費者選擇食品及服飾的行為」、「食品科學與科技」及「服裝、成衣與紡織」四大範疇;
  2. 以校本主題式教學作出三年單元規劃,每個單元主要以一至兩個主題為骨幹,輔以其他主題的內容以配合學生的需要。

特色:

  1. 融合模擬生活情境,讓學生能實踐所學,並應用於實際生活中;
  2. 透過多元化教學策略(如探索及體驗活動、全方位學習、參與烹飪比賽等),擴闊學生的生活經歷。
 

宗旨:

自理科課程以教育局訂定課程綱要為藍本,因應學生的能力及需要設計適切校本課程,以發展學生自我照顧能力及技巧,培養學生自我照顧習慣。

  1. 課程內容包括六大範疇:飲食、個人健康及衛生、穿脫衣物、如廁、家居
    生活技能及安全知識;
  2. 學習內容包括知識、技能、應用及態度四方面;
  3. 建立日常所需的自我照顧能力及實際技巧;
  4. 培養自我照顧的良好習慣及態度。